行業資訊 Industry News 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新聞中心 > 行業資訊   
揭秘縫紉機與世博情緣 第一代縫紉機價值連城
發布日期:10-03-15浏覽次數:[返回]

時間:2010-3-2 7:36:00 來源:東方早報

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,上海新娘出嫁,辦嫁妝時有以“勝家”為榮的觀念。“勝家”是美國縫紉機品牌,在工業時代,勝家成為美國最早、最成功的跨國公司。

  勝家縫紉機多次出現在世博會展台上,常以改良的技術面貌或新鮮的展示方式帶給人們驚喜。

1845年美國人伊萊亞斯·豪制造的縫紉機

  專利官司糾結五年

  早在勝家之前,縫紉機就已經被發明出來。但是,在縫紉機的推廣和大規模生産方面,勝家起到了突出的作用。

  1790年,英國人聖·托馬斯發明了一種先打洞、後穿線、縫制皮用的手搖縫紉機。1830年,法國裁縫巴泰萊米·萊蒙尼埃制作了一台縫紉機,這樣一來,他做起衣服來又快又省力。1831年,他在巴黎開設了一間生産軍用制服的工廠,但其他服裝生産商擔心萊蒙尼埃的工廠會使他們失業,襲擊并破壞了這家工廠。此後,萊蒙尼埃逃到巴黎,直到1857年去世,一直過着窮困的生活。

  幾乎在同一時期,生長于美國馬薩諸塞州的伊萊亞斯·豪在1845年制造出一台實用縫紉機。 豪原本是當地一家紡織廠的學徒,他潛心于縫紉機的研究并最終成為一名機械師,但是豪的縫紉機在美國推廣并不順利。1846年,他來到英國,并将機器的英國專利權賣與一位生産婦女束胸、鞋和雨傘的大制造商威廉·托馬斯。當豪返回美國之際,他發現一些制造商,包括以後成功的勝家,已經開始生産和銷售與他的發明類似的縫紉機,于是一場長達五年的維權訴訟開始了。

  美國工人艾洛克·梅裡特·勝家(Isaac Merritt Singer)于1851年生産出另一台手搖縫紉機。勝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他的縫紉機公司,此後,縫紉機開始被大量生産和應用。

經改進後的早期縫紉機

  美國工匠成行業領袖

  勝家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,幼年時期母親便離他而去。1849年,勝家在波士頓一家機械工廠工作,這個工廠生産當時最基本的縫紉機,由于這些機器非常容易出故障,工廠的老闆叫來勝家,希望他幫忙解決這些問題。

  勝家對老的設計進行了改進,1851年他為自己的發明申請了專利。此時的勝家已經意識到,一個還沒有被充分挖掘的市場就擺在他的面前。随後,勝家與搭檔愛德華·克拉克(Edward Clark)合作,創建了勝家縫紉機公司,勝家在新公司享有40%股份。

  1859年,勝家公司發明了腳踏式縫紉機。愛迪生發明了電動機後,1889年,勝家公司又發明了電動機驅動縫紉機。在當時的美國,縫紉機的産量僅次于時鐘。

  1870年,美國生産縫紉機的公司有69家,1871年,美國縫紉機年産量為70萬台。到1891年,勝家公司已累計生産1000萬台縫紉機。可以說,在較長時間内,勝家公司基本上壟斷了世界縫紉機的生産。

 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,聯邦德國、意大利以及日本的縫紉機工業發展很快,歐洲各國除仍然生産高檔傳統家用縫紉機的公司以外,大多開始轉投工業用縫紉機。在這一時期,日本縫紉機企業在政府的資助下,開始生産廉價的縫紉機,并銷往美國及世界各地。

  上世紀70年代初期,工業先進國家的家用縫紉機市場已趨飽和,日本企業在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的情況下,也不得不轉向生産工業用縫紉機。與此相對,韓國和中國台灣抓住機會, 生産中低檔縫紉機,并投入國際市場。

  1975年,勝家公司又發明了電腦控制的多功能家用縫紉機,此後電腦技術也逐步應用于工業用縫紉機。上世紀80年代初期,世界上共有3000多種縫紉機,工廠生産的常用型号縫紉機約為600種。發展至今,形形色色的縫紉機已達6000種以上。

  第一代縫紉機成藏品

  勝家縫紉機和勝家公司的發展,始終都和世界博覽會聯系在一起。

  1853年,勝家首批縫紉機在紐約開始生産,同年在紐約世博會上展出。第一代勝家縫紉機已經具備了現代家用縫紉機的基本功能,所不同的是,第一代勝家縫紉機是手搖式的,而後來的家用縫紉機是腳踏式的,工業縫紉機則是電動的。

  在今天的收藏市場上,第一代勝家縫紉機受到不少藏家的追捧,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,第一代縫紉機到今天仍然能正常使用。

  1855年,勝家縫紉機在法國巴黎世博會上取得了第一個獎項。這使得勝家縫紉機信譽大增。俄國亞曆山大沙皇時期,當工人為帝國軍隊制作25萬頂帳篷時,沙皇特地囑咐要用勝家縫紉機。

  在1915年的舊金山巴拿馬世博會上,勝家的産品又一次出現在綜合工業館内。勝家利用民族服裝展示來吸引觀衆的注意力,一邊是縫紉機的飛針走線,一邊是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服裝,觀衆可以了解到印度、波蘭、蘇格蘭等地的服裝縫制過程,讓人們大開眼界。

  縫紉機與皇室結緣

  縫紉機昔日的輝煌,還可以從它在各國皇室的地位窺見一二。

  19世紀中葉,有一個名叫安娜·李歐諾文斯的英國婦女,曾經應邀擔任暹羅王室子女的家庭教師,回國之後,安娜把自己的經曆撰寫成一本回憶錄,後來英國女作家瑪格麗特·蘭登于1940年代初寫成小說《安娜與暹羅王》,周潤發和朱迪·福斯特主演的好萊塢電影《安娜與國王》更令這一故事披上浪漫色彩。據稱,安娜就曾經将一台勝家縫紉機贈予暹羅國王。

  1869年,洋務派代表人物李鴻章訪問英國,歸國時帶回了一架鍍金勝家縫紉機,作為禮物送給慈禧太後。當時,英國媒體還報道了此事。

  世博曆史之謎:縫紉機如何進入中國?

  在很長一段時間内,勝家幾乎成為縫紉機的代名詞,它也是較早進入中國的西方工業産品之一。在中國,最早的時候縫紉機被叫做“鐵車”、“洋機”、“針車”等。末代皇帝溥儀曾送給皇後婉容一台勝家縫紉機,可見當時它在中國還是一件稀罕物。

  今天所能找到的縫紉機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資料是一則廣告。1872年12月14日,《申報》刊登了一則晉隆洋行“成衣機器出售”啟事。啟事中說:“新到外國縫紉機數輛,每輛洋價50兩,欲購請來本行接洽。”而當時這家洋行經銷的就是美國勝家公司(當時叫做辛格公司)産品。

  近代著名思想家、政論家王韬曾經對這種機器做過描述。當時他的鄰居是位美國人,其家裡就有一台勝家縫紉機,1875年王韬寫道:“家有西國縫衣奇器一具,運針之妙,巧捷罕倫。上有銅盤一,銜雙翅,針下置鐵輪,以足蹴木闆,輪自旋轉,手持絹盈丈,細針密縷,頃刻而長。”

  1880年左右,勝家公司在上海南京路(今南京東路446号)設立了上海豐公司。為了推銷産品,公司以較高的報酬雇用中國女工,經培訓後讓她們帶上縫紉機沿街表演,向市民介紹縫紉機的操作方法,很快勝家縫紉機就在上海成為衆所周知的先進制衣機器。

 

版權所有 Copyright©2008-2010 喬頓集團有限公司,All Rights Reserved. 浙ICP備06019113号

地址:浙江省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蘭江路125号喬頓集團工業園 總機:+86-577-8653 1988 E-mail:info@jodoll.com 技術支持:溫州瑞星科技